新聞中心
了解震泰動態,關注行業信息
解讀新西蘭7.1級地震零死亡:建筑標準嚴格要求
時間:
2019-05-21
新西蘭隔震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。城市建設者采用更嚴格的標準規劃城市,早在20 世紀60年代末70 年代初就已將特制的橡膠墊用于基礎隔震,在一些大型建筑物及橋梁上設置隔震減震裝置。這些措施使得新西蘭在9月4日凌晨發生的里氏7.1 級強震中,創下了“零死亡”的奇跡。
新西蘭隔震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。城市建設者采用更嚴格的標準規劃城市,早在20 世紀60年代末70 年代初就已將特制的橡膠墊用于基礎隔震,在一些大型建筑物及橋梁上設置隔震減震裝置。這些措施使得新西蘭在9月4日凌晨發生的里氏7.1 級強震中,創下了“零死亡”的奇跡。
當地時間4 日凌晨4 時35 分,新西蘭南島最大城市克賴斯特徹奇“基督城”(Christchurch)發生了里氏7.1 級的地震,強震持續了40 秒,讓熟睡中的人們措手不及。周圍到處都是倒塌的房屋、斷裂的電纜、破碎的玻璃和被砸壞的汽車,一些超市里的物品也全部被震落到地上,場面一片狼藉。
地震發生時,睡夢中的中國公民安娜被一陣劇烈的搖晃驚醒,“發現地震了,我就趕快跑了出去?!笔潞螅杏浾呗撓档剿?,聽她回憶了地震發生時的情景。而前幾天,安娜剛看完國產電影《唐山大地震》,這樣的巧合讓她哭笑不得。
美國地質勘探局稱,震中位于克賴斯特徹奇以西55 公里處,震源深度為12 公里。安娜所住的街區距離克賴斯特徹奇市中心約有15 分鐘的車程,全部都是木制結構的低矮房屋,所以并沒有大規模受損。地震后的安娜站在房屋前,周圍一片漆黑,汽車報警器的鳴叫聲震耳欲聾,響徹黑夜?!胺孔訐u晃得很劇烈,就好像在人手上玩耍的積木一樣?!卑材然貞浾f,“新西蘭現在正值冬末春初,我跑得急,沒有穿鞋子,站在有霜的草地上禁不住瑟瑟發抖?!?/p>
地震發生后3 小時內,震中附近區域又發生了5 次里氏4.0 級以上余震。很多居民索性都直接睡在了自己的車里。有的居民感到驚慌,紛紛去超市搶購飲用水和食品,趕到加油站去加油。超市里的瓶裝水很快銷售一空,食品也所剩無幾。距地震中心很近的一家奶牛場老板羅杰。巴特斯說:“整個奶牛場現在就像是大海,到處都是波浪式的土地。我們沒有出現大洞,斷裂帶經過的地方出現了1.5 米長的裂縫?!?/p>
好在地震沒有造成人員死亡,目前僅有兩人受重傷,據信其中一名50 多歲的男子被倒下的煙囪砸傷,目前仍在重癥病房,另一名男子被震碎的玻璃嚴重扎傷。與今年1月發生在海地的里氏7.0 級地震相比,這次新西蘭地震的強度更大。海地地震造成了11.3萬人喪生,新西蘭卻創造了“零死亡”的奇跡。
不僅僅是“幸運”
“這起地震的破壞程度令人難以置信,唯一能稱為奇跡的就是沒有人失去生命。”新西蘭總理約翰?;?JohnKey)發表講話說。面對“零死亡”的奇跡,新西蘭民防事務部長約翰??ㄌ?JohnCarter)把它歸結為“幸運”:我們國家簡直太走運了,這樣的強震也沒有造成死亡。
“幸運”的成分在于地震發生的時間?!傲璩?點半,剛好是所有娛樂場所都關門以后。如果再提前一小時,可能情況和現在就完全不同了。”當地居民約翰??夏岬显诓┛椭袑懙?。另外,由于此次地震的震中距克賴斯特徹奇市有50多公里,不屬于“直下型地震”。直下型地震最早由日本學者提出,指在大城市及其周圍地下發生的地震,對城市的危害巨大。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就屬于直下型地震。
奇跡的發生當然不僅僅是運氣好,這與新西蘭的人口密度、建筑結構和監管力度等都有密切的聯系。雖然克賴斯特徹奇市是新西蘭的第二大城市,卻只有約40萬人口,人口密度相對較低,而且居民住的都是一二層樓房屋,房屋倒塌對居民造成的傷害也比較小。
由于地震多發,新西蘭對于房屋建筑標準的要求非常嚴格,還通過立法來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質量。汶川地震發生后,倒塌的學校的建筑質量曾飽受詬病,有些混凝土結構里面,甚至用鋼絲代替鋼筋。而新西蘭的建筑規范中,對投資者、設計師以及設計圖都有明細規定:圖紙要送交專業部門審核;施工時建筑師和設計師可在場監督?;蒽`頓維多利亞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安德魯。查利森(Andrew Charrison)解釋說:“新西蘭的建設標準、施工水平、材料使用以及建造環節中的每一處都必須有質量控制。”一旦出現問題,政府一定會追究建筑商、設計師,政府審查人員的責任,“一個都不能少”。
新西蘭隔震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,科研人員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將特制的橡膠墊用于基礎隔震,在一些大型建筑物及橋梁上設置隔震減震裝置,能夠有效降低地震來臨時造成的損害。這項技術在四川地震災區也用到過。另外,低層和多層居民住房基本都采用木框架大玻璃的輕型建筑,質量輕、強度高、成本不高,也易于被民眾接受。
對新西蘭政府來講,他們也經常因昂貴而嚴苛的執行標準而遭到批評。管制的嚴格復雜化,必然使審查耗時,費用增加?!暗@些不是關鍵性問題。我們知道總有一天會得到驗證,那就是在一場天災中沒有人死亡、損失也降到最小。” 事實證明,新西蘭政府長期的嚴格審查得到了回報。
新西蘭對民眾抗震知識的普及也非常重視。據專家介紹,根據以往大地震的經驗,90% 的死亡人員都是在跑出家門之后因為墻倒屋塌重物墜落致死。同樣在地震多發的日本,每年都有固定的防震演練,所以當地震來臨時,民眾才會不慌不亂。
吸取教訓才是以人為本
新西蘭地處太平洋板塊與印度—澳大利亞大陸板塊之間,屬環太平洋地震帶。首都惠靈頓(Wellington)就位于一條十分明顯的斷層縱貫區內,而南島的群山,更是由數千年來兩大板塊碰撞而成??速囁固貜仄娲髮W馬克。奎克利(Mark Quigley)教授分析了地震的成因,“地震是由于太平洋板塊和澳大利亞板塊不斷相撞所引發的。地球的一側向右傾斜,達3.5米,在一些地方向上突起。我們去查看了兩座房子,它們被地震完全撕成了兩半?!?/p>
在這個地震多發國家,每年可記錄到的地震次數達14000多次,居民們能感受到150次,能夠造成破壞的地震每年則不到10次。但歷史上仍有幾次地震造成了非常慘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。1931年發生在北島內皮爾(Napier)的里氏7.9級的海灣地震(Hawke’s Bay earthquake) 造成了256人死亡,建筑物嚴重損毀,海灣在大地震中幾乎被摧毀殆盡,內皮爾城也差點被夷為平地。從那以后,新西蘭漸漸吸取教訓,避免讓悲劇再次發生。因此最近一次造成人員死亡的地震要追溯到1968年,共造成3人喪生。此后,這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卻一直保持著零死亡的記錄。
有一個統計數字顯示,近50 年來級別相同的地震,在發展中國家造成的死亡人數要比發達國家高20倍以上。新西蘭從地震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鑒。近年來,全球地震進入了活躍期,極端氣象頻發,防震科普教育變得越發重要。而剛剛發生的新西蘭地震就成了最生動的教材。